• 完美身體藍圖總綱

    療癒禪定:

    自然療癒是我們生命的潛能,但需透由智慧的引導,才能將潛能轉換成本能。

    簡單的而言,我們的身心靈會自然去追尋健康與快樂,但由於盲目的種種習慣,導致我們的產生了身體的病痛,思維的煩惱,心靈的壓力,以致於走錯了方向,越來越遠離健康與快樂這個生命的終極目標。

    完美身體藍圖 1-1

    1 - 1 體態調整

    簡義:

    在地球上每一個生物的生理型態,都有它獨特的體態原理,水中游的、地上爬的、空中飛的,順著這個原理,它們能夠維持生存的最佳狀態。

    人類直立的體態,是地球所有生物中最特殊的一環,由於人們受到現代文明結構保護,缺乏了維持身體機能,必須保持生存在最佳狀態的動機。因而人類是最不懂得,如何去順應直立體態的原理,因此產生了諸多文明病,體態調整將為你解開,生為靈性動物的人類,其直立體態的奧秘,讓你生龍活虎,精力充沛,每日身心舒暢。

    體態調整包含身體的訓練,及外在的輔助。身體的訓練分為核心姿勢校正、靈活性測試及體能測試,這三項因人而異,都需有個別體態客製化,才會有卓然的成效。

    身體的訓練既使做得很完美,也只是體態調整百分之五十的功效,其餘百分之五十的功效在於營養美食塑身的特殊調理,有時再加上天然藥草的輔助,才能使身體的調整維持在高峰。

    概論:

    每個人的體態,影響我們的生老病死,甚至影響我們的情緒跟智能,但除了一些因工作特殊專員,會重視自己的體態,如模特兒、明星、運動員等,大部分人對體態的了解,完全陌生。

    既使這些特殊專員重視自己的體態,其目的也是為了興趣及工作,或者是為了比賽及榮譽,因此其體態的鍛鍊或維持,也只是朝著某種固定的目標,由於並非是全方位的健康體態走向,因此而造成了更嚴重的特殊運動傷害,基本上,就整個人類歷史而言,我們對人體體態調整,都還是處在盲區。

    體態調整,除了基本能夠讓我們脫離身體的苦痛、思維的煩惱、心靈上的壓力,還蘊含著,身心靈健康的終極目標,產生不生不滅的靈性,進入完全喜悅的空靈意識狀態,脫離肉體跟時空的束縛,產生最高的智慧神通能力,蘊育出生命無私大愛的完美意念,進入生命的最終形式,「自由意識」、「自主意願」。

    人類的文明歷史,由山頂洞人到高科技文明,首先跟動物類似,我們的身體只是生存及繁衍後代的工具,由狩獵、畜牧、農業、工商業、電腦高科技業接著將要進入DNA工程學、AI人工智能、Virtual Reality電腦虛擬世界。

    這整個外在環境的發展史,人們由勞役自己的身體,去換取物質安穩便利的生活,進化到現今電腦科技文明時代,變成雙重勞役,操勞自己的身體及頭腦無止盡的思維煩憂。

    高科技的資訊爆炸,讓現代人頭腦的活動頻率增高,但身體卻變得越來越弱。雖然有良好的交通工具,讓我們的平日生活更加便利,遠行的活動空間範圍擴大且加速,但便利的物質文明,卻讓我們一般的生活狀態,都卡在電腦高科技世界,手機、電腦、電影、WiFi、Facebook、Instagarm、及讓大家癱瘓在這個連結的Youtube等等。

    這些高科技的生活型態,讓我們上癮在一個狹小的螢幕空間,跟大自然寬闊的空間接觸頻率,變得越來越少,導致我們身體活動力變得越來弱。幾個現代人,若遇到單獨的一個古代山頂洞人,赤手空拳對峙,敗算率極高,這些原始人每天都為了生存動機的奮鬥,所產生的體能動力,不是我們所可以比擬的。

    正確的體態調整,會讓我們有一個明確的動機,重新愛上充滿活力的靈活運動。這個嶄新的體態調整智慧,將可以改變人類的文明,把我們從過度依賴外在高科技物質,所產生瀕臨各種文明病的危機,轉而導向借助高科技文明,來提昇我們的身心靈健康,走向嶄新幸福,至高靈性的生活方式。人類全體的身心靈質量,將倍數成長,成為宇宙中優秀的靈性意識。

    體態的調整,首先必須進行評估,每個人目前的體態狀態,這包括三個部分:核心姿勢的校正、靈活性測試、還有體能測試。我們接著可以在功能區,了解這三項更詳細的內容。

    完美身體藍圖 1-2

   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
    功能:

    1 - 2 核心姿勢的校正

    其功能首要是鬆筋活骨,紓解我們筋結所產生的痠痛,校正我們的骨位。通常由於我們的筋結產生了僵硬,起初會造成痠痛,堵塞血管流暢、壓迫神經、產生不良姿態,進而影響我們身體五臟六腑的機能,形成負面情緒,並產生各式各樣慢性病發作。

    很多時候,所謂的負面情緒,就是身體對我們的一種預警,一旦解除了這些累積在身體的堵塞,身心通常會豁然開朗,重新回到喜悅的狀態。在這種狀態,再利用正確的核心去進行各種鍛鍊,就會身強體壯,猶如生龍活虎。

    完美身體藍圖 1-3

   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
    1 - 3 靈活性測試

    其功能是確認我們的關節、筋骨、肌肉能夠在不緊繃、沒有阻塞且協調性的狀態,產生平衡力,去靈活的朝著各種角度,做出優美的伸展姿態。另一方面則依照人體力學的原理,去做出優美靈活的動態,眼睛銳利如鷹,身體靈敏如豹,靈動跳耀如兔。

    靈活的身姿、優美的動態,不只可以去除文明病所產生的彎腰駝背、網球肘、媽媽手,還有因為勞動或不良姿態產生的所有痠痛,並且更會影響人的正能量心靈,提昇我們的智能,放鬆、放空、集中,愉悅地住在當下,使精氣神合一,高度集中意志力,去享受分分秒秒的美好人生。

    完美身體藍圖 1-4

    broken image

    1 - 4 體能測試

    其功能是測試我們身體上,各個部分肌耐力的鍛鍊,由於現代高科技生活的習慣,我們經常性的坐在椅子上,例如:開車、看電影、玩手機、電腦等等,加上專注在工作、讀書或者娛樂,體態因而變得扭曲,體能變得衰弱,體能的訓練需要一個動力,在這個高度缺乏動力的高科技文明社會,了解自己體能的弱點,產生一個訓練體能的動力,是提升自己優質生命的基礎。

    核心姿勢校正、靈活性動能、及體能的鍛鍊因人而異,須個別的評估及設計,客製化為每個人,量訂其所需,才能有高效率的成就感,使每個人自然地熱衷鍛鍊,動力持續。

    完美身體藍圖 1-5

    broken image

    1 - 5 體態個別調整

    簡義:

    人從一生下來,就在盲目地破壞自己的體態,這造成了老病死的來源,體態的調整、保養及鍛鍊,是非常重要的。在大自然中的動物界,體態如果一出現問題,基本上就得面對死亡,不是被捕就是無法狩獵。卻乏靈活的體態,在殘酷的大自然界中,是很難生存的。人由於科技的文明社會,得以受到妥善的保護,體態的靈活性,不再是首要的生存動力,缺少了這樣的一個強而有力的鞭策,大部分人類體態,都是走調變型的,其靈活度更是乏善可陳,究竟,人的心態有貪婪的層面,沒有一個強大的誘因,或督促的力量,大部分人都不會去重視體態的調整。

    既使有些人懂得重視體態的調整,卻也沒有專業的知識引導,懂得個別體態調整的需求,由於每個人的體態,即形成原因都不一樣,學會了解個人體態調整所需,是保養及鍛鍊我們身體的基礎。

    概論:

    人在地球上擁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體態,幾乎所有動物的站姿、坐姿、臥姿,其脊椎都是與地面接近平行。而人除了臥姿,脊椎都是成直立方式,這造成了人的脊椎承受更多的地心引力疊加壓力,再加上現代科技文明所產生的文明病,大家都成為低頭族,辦公看電腦、讀書寫字、照料家務,及工作慣性習慣等等,這些造成彎腰駝背的諸多因素,導致人體經常性脖子、肩膀僵硬,腰酸背痛、坐骨神經痛、手肘、膝蓋、腳踝等關節疼痛。這些都是人體體態的共通問題,但由於每個人的問題來源不一致,體態的調整,就必須先經過個別得分析,去設計個人所需的運動課程。

    體態的調整,又分為兩類,一為「保養性的調整」,另一個則為「鍛鍊性的調整」。保養性的調整,屬於鬆筋活骨,放鬆筋膜,紓解乳酸等保養訓練。鍛鍊性的調整,乃是功能性的肌肉鍛鍊,這包括抗壓地心引力的全身肌力塑身、還有肌肉鍛鍊的均衡性,及加強肌耐力。

    「抗壓地心引力之肌力塑身」一般人比較不了解其含意,也就是說,由於地心引力的關係,肌肉不能往下墜,而要往上翹。很多人由於訓練肌肉時,力量、角度使用錯誤,造成肌肉長得像一包下垂的沙袋,如此往下壓的力量,增加了骨架及筋腱的負擔,很容易造成筋膜炎,導致關節痠痛。雖然長出了一大堆肌肉,卻造成給人垂頭喪氣的模樣,往下墜的肌肉看起來也是有氣無力,沈重而不實用。

    「肌肉鍛鍊的均衡性」一般人不懂得重視,既使重視,也不懂得專業性的訓練方式。由於全身上下肌肉群相當的多,如何去辨別均衡性的肌肉鍛鍊,不能從一塊塊的肌肉去做比較,間單而言,就如蓋房子一般,地基跟底層,一定要比上層,蓋得更加穩固。下肢跟核心,也要鍛鍊地,比上半部肌群更加地強健有力。另一個比喻,是猶如大樹一般,樹根必須深廣牢固,樹幹必須粗厚筆直,上方的分枝則較為輕細,這樣樹木,才不會因為強風而倒塌。

    「肌耐力的加強」要循序漸進,過快或停滯,都會導致肌耐力受損或者萎縮。基本上做任何的重力訓練,如果到達8至12下,最後2下覺得沈重,那是正常的,這代表還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,等到做了8至12下,都沒有什麼沈重的感覺,那就表示可以加重量,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細節去考量,加強肌耐力的正確方式,有「質」跟「量」的兩種方式。質代表的是加重做少,量代表的是不加重或減輕,但做的量增加。並者互相交替,可產生功能更多的肌耐力,也就說可以做多或做重。

    體態個別調整的運動有以下之功能

    功能:可訓練出協調性的體態,讓動作更為優美,行動更為有力。

    紓解痠痛,提升更高的正面能量,去享受生活。

    更全方面地增加自己的體能及身體運動的靈活度。

    對自己的形象更加有自信,並且提升對健康的重視。

    了解自己的體態優缺,有一個正確的保養及鍛鍊指標。

    良好的體態,使身體機能正常運作,提升免疫力,強健體魄。

    完美身體藍圖 1-6

   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
    1 - 6 營養美食及健康塑身

    簡義:

    人的心靈受著身體的直接影響及控制,而身體是直接受到宇宙四大元素的影響。這四大是風、水、火、土。

    風影響我們的呼吸,水是我們身體65%-90%的基本組成,火是保持我們體內恆溫的來源,土則是我們消化器官所吸收的各種養分,去構成身體的硬體組織。

    廣義而言,這四個都是我們的食物,也就是我們生存能量的來源及必需品。狹義而言,人體所需的營養,則只是水分及食物。

    人類由於虛榮,會花費大量金錢或憧憬想去買豪宅、名車、華麗衣著、珠寶首飾,但對真正營養美食,卻不一定會去重視,相對地,反而只重視口味、口感,而非真正的營養成分及所需。營養美食則是要取得平衡,兩者兼顧。

    唯有真正廣義上吸收到風水火土,充足的營養,才能有鞏固,健康塑身或者提升身心靈素質的基礎可言,其重要性不可言喻。尤其在這現代便利社會,充滿空氣污濁、水源污染、全球暖化、及垃圾食物的影響力之下,人們的身體累積了數之不盡的各式毒素。

    重新教育大眾,重視去接觸純淨的大自然,享受在優美的自然空間,伸展及做各種運動,並去認清何謂真正的營養美食,及其對健康塑身的直接影響為何,乃是學會如何當一個健康完人的基本知識。

    體態調整中的三項,核心姿勢校正、靈活性動能、及體能鍛鍊,再加上享受營養美食,是你幸福快樂的基本泉源。

    接下去我們繼續介紹,營養美食的概論。

    概論:

    所有不同類型的生物,在地球上生存都需要吸收養分,營養美食是現代人對吸收養分、維持人體新陳代謝運作的極致追求。這不代表好吃或者昂貴的食物,就一定是最有營養的。如何吃才是有益身心靈健康,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智慧,懂得如何吃得好,吃得健康,是幸福快樂的基礎。這可以從我們醫學研究上,已知的自律神經作用而得知。

    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,完全是靠自律神經的運作,不只如此,人們身心靈的作用,也完全是靠著神經在做聯繫。我們頭腦的神經元結構,非常類似這個宇宙銀河系的存在,大部分的人,都會下意識地認為,我們的身體跟這個宇宙是兩回事,其實它們都是由四大(風水火土)組成的,用科學角度而言,不管是宇宙或是我們的身體都是原子、電子、核子、垮克等基本粒子所構成的,這樣透視理解就知道,我們的人體真的就是一個小宇宙,也就是這整個宇宙的縮影。

    我們的消化系統,就是靠著自律神經的作用,來完成的它功能,它是一種獨立作業的神經系統。而腸道內的神經元,非常多,超過脊髓,僅次於腦,所以也被稱為第二個大腦。其實這是錯誤的,因為當我們嬰兒時期還沒有學會如何思考,這個消化系統就已經獨立作業了,更正確地講,當我們在胎兒時期,它就已經在運作了,所以它是我們人體的第一個大腦。

    在了解營養美食對我們的重要之前,我們先繞個道,了解人體的消化器官,這會有幫助我們了解,生活的幸福來源及健康良好的體態,為何來自這個營養美食。

    我們已知人體的消化器官,是屬於自律神經,而自律神經是屬於人體神經系統的一部份,故這裡首先簡單地,介紹人體神經系統。

    人體神經系統,主要分為兩部分:中樞神經、周圍神經。

    中樞神經:腦子及脊髓組成的神経系統。控制行為、思考、記憶,人體中最重要的神經系統。

    周圍神經:則可以細分為兩種,軀體神經、自律神經。

    軀體神經有兩種作用,一為運動神經(控制身體運動)、二為感覺神經(冷熱疼痛)。

    自律神經又名(自主神經)、也叫做(植物神經)

    控制心跳、呼吸、血液循環、體溫、消化系統、內分泌系統、免疫系統、新陳代謝,基本的生命活動。自律神經不受大腦控制,而是自主控制我們的狀態,像是已經設計好的系統程序,自行運作。

   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很情緒化,因為我們的頭腦控制不了我們的自主感覺狀態,但是我們可以透過選擇一些客觀環境,去影響自律神經。

    有些人透過思想意志、武術、禪定、運動鍛煉,可以在有限範圍控制自律神經。但頭腦究竟是無法完全地控制自律神經,例如:我們沒辦法自主憋氣,憋到死掉。

    自律神經分三個部位

    1.交感神經 2.副交感神經 3.腸神經

    人體大部份器官都是由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系統組成。

    交感神經:加速心跳、呼吸,讓人變得興奮。

    副交感神經:減慢心跳跟呼吸,讓人感覺平靜。

    以上兩個相輔相成,像油門和煞車。

    自律神經失調,是可以透過規律的生活調整回來。

    自律神經又叫植物神經,如植物一樣受溫度及光線所影響。

    身體大部分器官都由這兩個神經作用,都是成雙出現的。

    腸神經,它是獨立自主的,跟幸福感有關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,吃到好吃的東西,就會感到很幸福。

    以前醫學界認為腸子是人體中一個普通的器官,他只消化食物,但現在發現不只這樣。首先,它不經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,它是一種獨立作業的神經系統。而腸道內的神經元,非常多,超過脊髓,僅次於腦,所以也被稱為第二個大腦。

    它就像一個單獨的生物在我們體內,腸神經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狀態,心情跟喜好,簡直就像我們心情的指揮官。

    腸神經若失調,會感受不到快感,產生抑鬱症。

    人體70%免疫細胞在腸道內,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引擎。腸道好,心情好,幸福又健康,就能馬力十足地去駕馭每一天。

    人類快感有三種,是由人體分泌的化學物質。而幸福快樂的感覺,則跟腸道消化系統有關,這也就是為什麼,營養美食對人類幸福及健康,有著至關重要的控制權。

    人類快感一是多巴胺(興奮)

    由大腦製造。

    二是血清素2%大腦,90%多為腸子製造(幸福感、快樂、安心、溫暖感、祥和、舒服)。

    三是腎上腺素,讓人產生爆發力,麻痺神經系統,進入警戒跟戰鬥,或逃離危險,通常人失去理性時,這個會出現,打他不會痛。

    瞭解了營養美食對我們增強免疫力,製造快樂情緒,及創造我們幸福健康的人生之重要性,我們接著介紹營養美食及其功能。

    功能:

    營養美食及其功能,迅速塑身的秘訣,多吃青菜、水果等天然維生素與纖維,及海鮮等低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。並每日補充益生菌輔助食品,維持消化道機能、提升睡眠品質,這些都是我們平常在食物中,無法吸收或者吸收不足的東西。

    2018年一篇發表在《神經學》的荷蘭研究,評估平均年齡65.7歲、共4000名老年人的飲食型態及腦容量大小,結果發現,飲食中有較多的鈉、膽固醇、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者,腦容量較小;而飲食中有足夠蔬菜、水果、堅果、乳製品、魚及較少含糖飲料者,腦容量則較大。

    心智飲食 大腦年輕7.5歲

    營養師指出,含糖飲料、油炸食物、加工紅肉、精製穀物、甜食等高糖、高脂肪、高升糖指數食物,都是屬於不良的飲食型態,會促進氧化壓力並導致發炎,降低具有調節神經傳導及生長功能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(BDNF),進而影響腦神經元的正常功能,進而使大腦不健康,認知功能也較差。

    良好的的飲食型態則是指多蔬果、全榖,尤其是結合地中海飲食及得舒飲食這兩類的理論,也就是所謂的「心智飲食」。

    地中海飲食:大量橄欖油,植物蛋白質,全穀根莖,適量的海鮮跟乳製品,少量肉製品。得舒飲食:選擇全穀根莖類,天天五蔬菜,適量水果,白肉及豆類取代紅肉,每天兩杯低脂奶類,吃堅果用好油。

    根據研究發現,58~98歲、共923名受試者,經過5年的追蹤,結果發現,實行「心智飲食」的老年人,其認知功能退化速度較慢,且相對大腦年輕7.5歲之多。

    另外一項發現,飲食型態越符合「心智飲食」的人,總腦容量和腦灰質都較大,約大了1.5%及1.6~1.9%,顯示日常飲食會影響大腦健康。

    「心智飲食」是我們營養美食及健康塑身理論的指標,在我們的課程裡,也會跟大家分享如何料理。

    讓我們吃的幸福除了當然食物的新鮮及營養成分,還有心理上的一個秘訣,用愛心去和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幸福美食,享受悠閒時光。

    心靈營養美食:

    心靈營養美食跟健康美食是有區別的,它是一種更純粹更淨化的飲食方式,其主要的目的是,幫助意識能夠進入更空靈的狀態,我們目前生活在地球的這種人文生活,依佛學而言,是屬於三種生命空間的其中一種。

    這三種不同維度空間,乃為物質能量的欲界,高度純能量的色界,及虛無元始的空間本質無色界。簡稱為「欲界」、「色界」、「無色界」。

    這三種維度的空間,依生命現象都會有生老病死,依空間現象則還有成住壞空。也就是說,這些生命現象跟空間的存在,都非永恆。

    唯有超越這三種維度空間,才能進入超越生死、超越宇宙成住壞空的「淨土極樂世界」。簡稱「淨土」。

    色界在禪定中享受的喜悅快樂,超越了人類所能感知的百億萬倍不止, 其壽命甚至可以遠長如天地,非萬或億年這種數字可以比擬的。所生活的空間,美輪美奐,莊嚴壯觀,比我們人類生活在欲界,有限的想像能力所勾畫的天堂,還要更加美妙無比。

    我們現在住的空間乃是屬於物質性的「欲界」,如果要把我們的「心意識」提升到更高層次的「色界」、「無色界」、甚至永恆的「淨土極樂世界」,就要修習武術、禪定及心靈的淨化。而心靈營養美食其主要功能,就是用來幫助淨化及提升人們進入更高意識的維度。

    要提升人的意識就要先了解,人的意識為何。人的完整意識可區分為,腦意識、下意識、自我意識、 及藏識等四大部分。

    一般人修習禪定,都只是在腦意識下功夫,到最後成為,胡思亂想,或自我想像的經驗。其實禪定的目的之一,是要離開腦意識,而非被困在腦意識中。

    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知道比別人多,這種多想無益,燒壞腦筋的自大狀態,在佛學而言乃為「所知障」。此所知障會產生「我慢」,由這個我慢又蔓延出「分別心」及「有所求心」,並在它永不滿足的作用下,產生無盡的煩惱。

    真正的禪定是要提升整體意識。

    腦意識的提升是淨化我們盲目習慣性地,以自我為中心,去產生妄想、分別及執著等,自大貪婪的心靈盲目作用。

    下意識是指我們身體自律神經作用,眼耳鼻舌身等身體機能,透過武學的訓練,我們可以從五官作用、肢體語言等盲目習性,經由鍛鍊提昇,提昇我們身體自律神經的敏感度及協調性,到更高層次的空靈狀態。經由鍛鍊,讓這個下意識的身體行為,帶入有邏輯性、藝術性的優美系統,讓它成為我們心靈的殿堂,一舉一動皆是禪意。

    自我意識的提升,基本上就是了解我們的身體及欲界的空間,是一種快速變化且短暫的現象,拋棄對它的執著,更高靈性的永恆真我,才會破繭而出。

    藏識相當於我們現代語的潛意識,藏識的提升會形成覺醒的意識,並且會產生神通的力量。宿命通、天眼、天耳、他心、神足通及漏盡通,其不可思議的能力就會自然地被激發、顯現。

    而激發藏識的方式,就是淨化及鍛鍊,腦意識、下意識、及自我意識。當這三個意識開發了它的潛能,藏識的開發就自然水到渠成。神通不求而至,自然而現。我們的完整覺醒意識,就能感知到不同的緯度空間,昇華並連結到無比美妙,高度純能量的色界。

    就可以提昇我們的意識,到更高的生命維度,更自由精妙的宇宙空間,依此類推就是要修習更高的禪修法門。而輔助這個禪修的重點即是了解心靈營養美食。

    心靈營養美食主要分為三種,第一種乃為廣義食物(風水火土)的淨化。新鮮無染的空氣、甘純清淨的水源、溫暖適中的溫度、及富饒富盛的大自然,由這個四大調和所產生的環境,其本身所產生的能量,可藉由身體的感官直接吸收,就是最好的心靈能量。

    第二種乃是蘊含高能量的礦物或植物(非動物性)所製造出來的簡易營養美食,透由簡單及營養均衡的料理,就能夠提升人們的心靈意識純淨度。

    第三種最高等級的心靈營養美食,乃是吸收天然高能量的稀有礦物或植物,經由專家所提煉出的丹藥,這些丹藥可以迅速地開啟人們的心靈能量,古代稱為煉丹,現代人稱為製藥。

    由於吸收這些心靈營養美食,就是為了使自己的心意識,突破人類生命形態的拘限,除了懂得吸收心靈營養美食,必須配合很多身心靈鍛鍊功法,去同時進行。否則食用這些心靈營養美食,產生過多的高能量,而不知道如何去運用這些能量,只會產生心智錯亂。

    所以心靈美食,我們只會在一對一,現場學習的高階課程,才會有更實質的現場指導。

    而這裡初階課程,重視的則是健康塑身的營養美食。心靈美食在這裡只是重點式的簡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