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功能性肌肉鍛鍊 3-1

    broken image

    3 - 1 DNA螺旋的藝術原理

    簡義:

    DNA是一種很微妙的螺旋原理,其表現在向日葵、海底中的鸚鵡螺、地球的自旋、太陽系銀河系等宇宙宏偉的運轉,都離不開這個螺旋的原理。我們身體每一塊肌肉,也都是帶著弧狀的微旋,全身上下,找不到一塊四四方方,直線式的肌肉組織。當我們在鍛鍊我們的肌肉時,如果能順著肌肉組織的弧狀去運動,就好像順水行舟,一日千里,如果採取直線,不順著我們肌肉組織弧形運動,就會產生筋結及僵硬的肌肉,各種痠痛也就因此而起。

    如果仔細去觀察動物界的運動本能,就可以看到它們精湛的運動,都是來自於,不違背自己本身DNA的螺旋原理,幾乎每種動物,都會藉由放鬆,讓身體的力量,用弧形的方式,連成一片,去產生更強的爆發力,並藉此激發出更快的運動速度,捕捉獵物或者逃生。僵硬、緩慢、直線的動作,在動物界基本上是不可能產生的,通常那是它們死亡的徵兆。

    初生的嬰兒,全身柔軟,新陳代謝機能非常的快速,能在很短的時間,成長茁壯。人逝世之後,躺在棺材裡,才會產生所謂直線跟僵硬的狀態,而年邁的老者,身體就是因為產生了諸多的僵硬,行動不便的狀態,才有所謂的老病死。

    由此可知,弧形、螺旋的運動,是宇宙大自然的規律,也是生命運動的法則,順此則健康長壽,逆此則多病短命。訓練肌肉,如果的順著DNA螺旋的藝術原理,也就是回歸到大自然的藝術搖籃,浩瀚的宇宙,都是藉由這個螺旋的原理去變化而建成的。螺旋的鍛鍊肌耐力方式,才是符合生命成長的原理。

    概論:

    宇宙的存在,分為有意識狀態的生命,及無意識狀態的空間。其兩者雖然是不一樣的存在形式,其組成的元素卻是一致的,都是風、水、火、土、空,五大元素。風是我們的呼吸,水是身體大部分的組成成分,火是我們的常溫,土是我們身體的硬體結構,空則是整個身體的組織空隙。

    生命跟空間的差別是,生命的五大元素,乃為一體而成,五大元素分離,就會代表死亡。而空間的五大元素,可以各自存在。最後的一個差別則是,空間是一種沒有自我意識的存在。而生命體的核心元素,除了五大協調的成長運作,還需要所謂的第六大元素,去維持跟操控生命體的運作,這個元素,就是自我存在的意識狀態。而不管空間或者人體五大元素,都是靠第六大元素,意識去感知的。

    除了空的元素,其他四大元素的存在,構成其本質的,以現代科學來講,就是我們所謂基本粒子,簡單而言,一切的存在都是原子,而再把原子細分,又可以找到質子、中子,所形成的核子,加上外圍的電子,形成了微粒子的世界,再由這些基礎的基本粒子,去變化成為四大元素,而這些微粒子本身的運作,也都是圓型的,如宏觀的宇宙星系一般。

    再去分析觀察這些基本粒子所構成的微觀世界,都是由光波組成的,也就是說,一切的存在現象,都是由弧狀的波動能量,變化而成。肌耐力的訓練,如果能夠回歸到,建構宇宙模式,圓弧運動的基本法則,才能訓練出人體小宇宙,完美功能性的肌耐力。

    功能:

    減少筋腱跟肌肉的僵硬,不容易產生乳酸。

    順應人體結構,產生整體性和諧的感知能力。

    弧形的動作,可以使人產生一種優美的愉悅感。

    保持肌肉延展性,讓肌肉長時段持續性的運動。

    弧形運動,容易帶動其他肌肉,一起產生連結力。

    功能性肌肉鍛鍊 3-2

    broken image
    broken image

    3 - 2 全方位的肌肉協調力

    簡義:

    全方位肌肉協調力是一個很深的學問,如果沒有專家的指導,除非天生就有很高的領悟力,基本上,是不可能了解,如何去鍛鍊出這個協調力。

    簡扼而言,兩個重點,可以鍛鍊出全方位的肌肉協調力;1. 乃為牽一髮而動全身,2. 則是依步驟漸進使力。

    概論:

    全方位肌肉協調力,訓練重點解釋:

    1. 牽一髮而動全身。

    2. 依步驟漸進使力。

    1.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,也就是不管我們要鍛鍊哪一部分的肌肉,都要用到全身的肌肉,去幫助這個肌肉的鍛鍊,就像海洋中的每一個波浪,跟所有海洋中的海水動態,都是有間接或直接的聯繫。人體的每一部分,其實都是息息相關的,如何整體性的去運作局部性的動態,是肌肉協調力鍛鍊的首要步驟。

    2. 有了整體性運作,去鍛鍊局部肌肉這個概念,接下來要了解,步驟性的重要性,基本上由於地心引力的關係,地球上的萬事萬物,都有如金字塔的建蓋,底層、核心必須牢固,才能一步步地往上蓋到頂端,不管訓練身體任何一部份的肌耐力,一定要把腳的位置,及腿部的發力,先行調穩,也就是所謂底盤要穩,接著,核心要有力,去支撐整個上半身,且核心還要去承接,底盤所聯繫的力道,如此整體性與步驟性兩種鍛鍊的原則,就自然而然會產生全方位的肌肉協調力。

    功能:

    塑造出美好自然的體態,產生靈活的動態。

    改善由腳底內八、外八,不良的站姿,所引起的不良姿態。

    紓解由錯誤使用身體,錯誤慣力習慣動作,所產生的痠痛。